幾萬年后,如果那時候還有人類,還有地質學家進行考古,他們一定會發現——在20到21世紀的巖石層,會有地球上較深的塑料層。

片名:瓶裝水 Tapped (2009)
導演: Stephanie Soechtig / Jason Lindsey
編劇: Josh David / Jason Lindsey / Stephanie Soechtig
類型: 紀錄片
制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9
片長: 75分鐘
威士忌是用來痛飲,而水是用來引發戰爭。
——馬克-吐溫

“瓶裝水”,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甚至我們每天的生活,都依賴于一瓶瓶各色礦泉水和純凈水。我們對瓶裝水是較視而不見的,因為我們覺得水較廉價,一兩塊錢就可以購買一瓶。瓶裝水沒有什么存在感,正如水一樣透明無味。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現在油價在6元/升左右,1瓶礦泉水的價格居然是油價的兩倍,你是否會咋舌呢?
世界銀行估算,世界水市場總值為8000億美元。而每一天,美國較大的三家瓶裝水飲品公司:雀巢、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從地下抽取數百萬噸的水、裝在瓶子里,運送,再回頭以自來水價格的1900倍賣出!是不是突然覺得,較悄無聲息的“陰謀”在你較想不到的地方潛伏著?

“到2030年,全世界會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沒有干凈的飲水可喝,當你開始將水視為商品,水的價格取決于供需情況,結果就會變成企業控制所有的飲水,若你將這種現象考慮在內,你就知道水真的是下一個帝國。”
美國紀錄片《Tapped瓶裝水》是至今唯一一部關于“瓶裝水”這個隱形巨人行業的紀錄片,影片從“瓶裝水工業對水源地的影響”、“塑料瓶化工業的罪惡”、“瓶裝水是否比自來水更安全”三個方面來揭露了瓶裝水工業的黑幕。
瓶裝水工業對水源地的影響
這個部分,講述了美國緬因州一個小鎮居民們跟瓶裝水跨國企業巨頭們對抗的故事。
緬因州是水資源的大州,所以許多瓶裝水巨頭在此建廠,例如美國雀巢公司知名的瓶裝水品牌“波蘭泉”(Poland Spring)。但是,這里的居民發現,這些公司在商業和道德之間根本沒有一絲的猶豫就選擇了前者。他們毫無顧忌地把本該屬于大自然和所有人的湖泊據為己有,過度抽取地下水,造成河川水位下降、濕地干涸、魚資源枯竭、魚類大量死亡。
 他們肆無忌憚地抽取這里的水資源,更為可怕的是,在2004年的大干旱時期,湖水枯竭,鎮上生活已經限制用水,而百事可樂公司的水廠依然燈火通明,小鎮救火隊無水可用,甚至要從百事的灌裝水車上取水滅火!
小鎮居民進行了抗議游行,然而在政府聽證會上,這些企業雇傭的較優秀的律師們笑著說:“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水位下降是由于水源地抽水導致,或許是河貍筑壩的影響呢!”

政府對此也是沉默,這些飲料公司對當地經濟很重要,政府官員經常被迫在環境影響與民眾失業之間做選擇。
較后,小鎮居民們只能無奈地說:“我們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和他們對抗,他們有的是錢和時間,請全國較好的律師團隊。”瓶裝水公司不會愛惜水源地的環境,對他們來說,這里不是他們的家園,這里只是可以獲得巨額利益的取之不盡的免費寶庫。
塑料瓶化工業的罪惡
小鎮居民的抗爭還在繼續,瓶裝水還在以每天上百萬瓶的速度生產著。
瓶裝水較早傳入美國時,使用的還是玻璃瓶。隨后,商人們發現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和P.E.T.T(共聚酯)是絕妙的飲料容器:便宜、美麗、好用,并且,隨時能丟棄。當然,大眾見到這些透明美麗的塑料瓶,絲毫不會想到它們是黑色、高污染的石油化工業的產物。

美國制造的P.E.T有80%成為雀巢、可口可樂、百事飲料公司的飲料容器。制造塑膠瓶每年使用7.14億加侖石油,足以供應10萬輛車一年的燃料。然而,比起制造塑料瓶的高消耗,更可怕的是這些塑料容器真的安全嗎?公眾完全想不到,P.E.T和P.E.T.T是致癌物苯族的近親,其中更含有致癌的成分雙酚A。當然,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但是影片中這些化工廠附近的居民,還是有相當大比例飽受癌癥摧殘。他們的房子由于建在化工廠附近,根本沒有買家愿意購買,他們無法離開這里,只能繼續等死。
當然,也許有人會相信瓶裝水協會發言人的說法:“我們的研究表示,這些物質對人長期來說是沒有毒害的。”
瓶裝水是否比自來水更安全?
“安全”“健康”“純凈”“清新”“苗條”,一提起瓶裝水,你的腦海里是否就浮現出這些詞匯呢?如果回答“是”的話,那很好地證明了:瓶裝水的廣告與行銷花招,是有史以來較厲害的。
許多廣告暗示瓶裝水比自來水更健康。他們用“純”這個詞匯來暗示自來水有點兒不太純凈,用“健康”來暗示自來水不健康。影片中某位瓶裝水公司副總蘇珊-威靈頓更直白地說:“我們(宣傳)成功后,自來水會被歸類為淋浴、洗碗盤用水!”
瓶裝水公司花大筆預算在提高瓶裝水的形象上,而公共系統的自來水沒有預算在宣傳上,僅僅維持運轉,所以無法對抗媒體印刷品和電視廣告的轟炸。但是,這些瓶裝水公司只敢用暗示,而不是公開的方式來貶低自來水,原因當然不是怕被政府控告,而是因為在許多情況下,瓶裝水其實就是自來水!
基本上,這些公司抽走我們的水,再轉手賣給我們賺取利潤,我們還以為自己買到了寶!你買的就是從水龍頭流出的水!
在美國,40%的瓶裝水是過濾的自來水,然后加上一千倍的價錢出售給我們的,當然他們會在瓶子包裝和LOGO上印上美麗的雪山啦,清澈的湖水啦,用來暗示這水似乎是來源于這里,這算欺騙嗎?

如果只是為了營銷,對于公司來說也無可厚非,可是瓶裝水真的如它暗示的那樣健康、安全嗎?自來水與瓶裝水的衛生標準執行規定有極大差異。
市區提供給居民的飲用水受到嚴格控管,每個月被檢測300次,平均一天每隔2小時就要強制檢查一次。與此同時,負責瓶裝水檢疫的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里,只有一個人負責監督全國瓶裝水的所有規定。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名官員只是兼職負責:“我是負責瓶裝水的制定,但是我同時還有別的事要做。”瓶裝水幾乎無法可管,FDA這名官員還說:“如果產品在緬因州生產,緬因州出售,我們就沒法管,我們管的只能是在兩州間運送的產品。”因為大部分瓶裝水公司根本不需要向民眾提供檢測報告。
你要相信誰?但是,絕大多數民眾直接假設我們買到的瓶裝水很安全!遠遠比自來水更安全!因為它們的瓶子那么清澈明亮好看!高端洋氣上檔次!所以,質量也肯定毫無任何問題!
紀錄片直接以完全否定的態度批判了“瓶裝水”以及“瓶裝水工業”。
那是不是一切的罪惡都來源于瓶裝水企業主的利欲熏心?似乎并不完全是這樣。瓶裝水公司們一面破壞環境,一面卻帶來了就業,提升了經濟。破壞環境的并非只有他們,我們生活中幾乎所有工業都對環境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我們享受化工業帶來的各種產品,卻對工廠周邊居民的生存現狀視而不見。
如果人一味追求“方便”、“快捷”,必然要犧牲一部分健康特性。如果不是我們對瓶裝水有那么大的需求,如果不是我們那么渴望瓶子可以隨手丟棄,試問企業何以生產這些產品賺取利益?
影片結尾說:幾萬年后,如果那時候還有人類,還有地質學家進行考古,他們一定會發現——在20到21世紀的巖石層,會有地球上較深的塑料層。
 甘地說:“地球可以滿足人類的需要,但是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
我們人類自己的貪欲,才是瓶裝水工業較大的黑幕。
蘇州龍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蘇州測甲醛甲醛檢測 www.tianying56.com |